6月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与中国人民大学货币金融系联合举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学习两会精神,金融助力十四五新开局”系列沙龙第7期线上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应用金融系副主任、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郭彪发布题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基本面成因及启示》的主题报告。

该报告认为,当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疫情导致的供求缺口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在新冠肺炎疫苗普及之后,以中国和美国为代表的经济体在需求方面有很大程度的复苏,而巴西、智利、印度等大宗商品主要供给国还深陷疫情危机当中,供给端增长速度没有需求端增长速度快,带来大量供求缺口。

二是美元货币宽松叠加财政刺激计划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很多大宗商品价格以美元定价,美元超发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美元贬值后需花更多的美元购买大宗商品。

三是碳中和政策短期冲击。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影响碳排放量比较大的行业是发电和钢铁。作为我国碳排放量最高的两个行业,发电和钢铁行业是实现缩减碳排放目标的重点,要减产限产,收缩产能预期。但需求在增加,主要供给国的供给出现问题,而经济恢复又超出预期,叠加碳中和减产限产预期,供给更加失衡。

四是其他宏观因素,如我国的经济“双循环”格局。

为此,该报告建议,应提升衍生品市场价格发现机制建设,大力发展基差交易;增加供给弹性;发挥人民币汇率调节作用。交易所可密切关注近期主力合约到期前市场走势,若供需仍失衡可提高保证金防止出现可能的逼仓情形。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表示,大宗商品价格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出现强劲上涨行情,今年以来又出现了一波强劲的上涨行情。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这一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全面的,农产品、黑色、有色和能源化工,这四类产品涨幅都非常惊人。第二,这四类产品都出现了倒挂的情况,现货与期货倒挂,境外和境内倒挂,甚至出现了国外的现货比国内期货价格还要高的情况。第三,主要是对外依存度比较高、进口量比较大的品种出现上涨。

胡俞越认为,流动性充裕、需求预期上涨和供给冲击等几个方面的共同作用,导致这一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流动性宽松使得大宗商品的金融属性得以充分显现。从基本面和全球产业链角度来看,由于发达国家和中国处于全球产业链下游,属于需求方;而中低收入国家及澳大利亚等国多数处于产业链上游,属于供给方。目前新兴经济体疫情再度失控和疫苗接种均落后于发达国家,从而会导致经济重启阶段不同,会在一段时间内形成供求两端的错配,从而直接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供给端供给不足、需求预期开始上涨,造成供求错配,冲击了整个大宗商品从上游到下游的产业链。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汤珂表示,供给、需求、金融三大属性决定了大宗商品的价格。最初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由于疫情导致的供给不足。随着疫苗的推广,经济复苏使得供给恢复跟不上需求增长,由此带来的供需不匹配导致大宗商品价格的周期性波动。“除了供需因素外,国内大宗商品的价格中实际上包含了一定的金融投机因素。我们的计算发现这一因素目前还没有带来显著影响,但不能保证将来不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我们要提前预防。”

对未来的判断,胡俞越表示,这一轮大宗商品价格经过调整后,上涨仍会持续一段时间,再创新高的可能性不大。“首先,这一轮上涨是由基本面和流动性过剩导致的,基本面供求矛盾如果在短期或者未来一段时间内得不到有效解决,价格上涨的格局和态势恐怕就不会彻底改变。其次,不用过于担心大宗商品的此轮上涨传导到下游,猪肉价格的下跌令CPI在低位徘徊。”

“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更多的是由于基本面因素,相对来说价格恢复常态不会很快,因为大宗商品的生产过程需要充足的时间,即对于当前生产端受到影响的国家来讲,很难快速恢复。”汤珂说。